化妆品OEM企业转型业务开拓需要新思维

栏目:OEM加工问答 发布时间:2020-02-19
分享到:

一、企业发展
一是现代企业模式的引进。
现代企业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专业化、市场化,即,企业按照“哑铃型”组织架构,一手抓产品研发,一手抓市场销售,而生产环节则委托第三方完成。这种产业链的分工,一方面,经营企业可以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,跳过了繁重的生产任务,不仅减少营运风险,而且提高经营效率。另一方面,生产厂家专门于加工,不仅产生规模效应和速度效率,而且还能做大做强。这是一种合作双赢的社会化分工,这种模式源于IT产业,兴于服装产业,延伸于化妆品产业。
二是富裕生产能力的消化。
虽然有的化妆品OEM厂家建设之初就瞄准了代加工业务,并把OEM为主营方向,但不是所有化妆品生产厂家都能够进行OEM的,因为化妆品有别其他产品的生产,自动化程度低,劳动效率低,市场回报率低,不仅考验着企业的管理水平,而且还检验着团队的应变能力和市场融合程度,稍有不慎就可能亏损。因此,一部分拥有品牌的企业,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被迫选择了OEM。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品牌,而且品牌知名度较高,产品有一定的市场,但生产能力过剩,生产任务不足时也承揽了代加工。
三是市场多元结构的催生。
很多零售企业拥有自己品牌和销售渠道,但却没有生产加工能力,于是寻找代加工厂家。比如大型的百货商场、超市、美容院、宾馆、饭店等,以及飞机、火车、轮船或者它各行业的礼品、纪念品、促销赠品等,这些有品牌、有市场、有网络的企业或者公司需要大量的化妆品,而却没有自己工厂,不得不选择代加工,从而催生了OEM 工厂的逐渐成长壮大。另外,由于中国化妆品市场巨大,促使世界知名的化妆品纷纷涌入中国,而在当前政策环境下,必须取得营业执照,建立生产基地,成本高,周期长,相比之下,选择OEM效率更高。
二、捋清市场红利
化妆品OEM的兴起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,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。可以预见,未来的化妆品QEM将方兴未艾,快速成长,红利扩大:
一是政策调控的红利。从2015年开始,国家对所有生产化妆品企业的资质重新审批,并且要求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“两证合一”。
到2016年底为止,全国共有3000多家化妆品企业通过了“两证合一”。说是为简政,其实为洗牌,没有通过审核的企业挡在了门外,通过了审核的企业,站到了第一梯队,一批技术先进、管理完善、设备精良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成为市场上的“名牌”企业。
有关资料显示,2016年广东的化妆品企业3000多家,而全国审批通过的才3000多家,这就是说,广东还有相当一批化妆品生产厂家没有通过审批,全国就更多了。“两证合一”,市场需求没有减少,生产工厂却大幅度减少,政策产生了红利。
二是微商成熟的红利。微商已经充斥了大众的生活,这种无孔不入的商业模式,门槛低,渗透快,能赚钱,而且势头强劲,自由自主。这些微商因为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而不得不寻求代加工,特别是像化妆品这类的快速消费品,微商更愿意与生产工厂合作,随着微商的逐步成熟,协助将更加规范,品牌将更加响亮,将更加促进了化妆品OEM的成长壮大。
三是水客渐弱的红利。随着海外游、海外淘的增多,各种化妆品代购代销的水客风起云涌,但好景不长,由于假冒伪劣、名不副实、中间加价等,被一个又一个的揭穿,水客势头正在减弱,加之消费者对化妆品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,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各大商城的海外化妆品将越来越多,代购的优势逐渐减弱,而这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必将流向生产工厂。
四、追问发展短板
化妆品OEM的发展机遇明显,其中也有了一些共性的问题,特别是按照互联网+的思维模式反思,短板更加突出:
一是规范化的问题。
国内OEM工厂发展快,势头强,但规范慢。首先是法规不健全。由于OEM 产品的产销脱节,即生产和销售分属两家不同的企业,产品质量责任的归属有争议,长期以来因市场潜力巨大,需求旺盛,发展迅速,政府却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,法制建设滞后。其次是地区差异不平衡。各地文化背景、经济环境、执法程度等不同,代工市场的特点不同。一般来说,广州的代工成本较低,产品以中、低档为主;上海的政策灵活,产品档次较高,加工业发展很快,不仅吸引了不少国际投资商,有的外埠人还把工厂建在上海;天津的近年发展也引人注目,市场态势颇似广州;北京是个特殊的市场,管理严格,市场规范,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地区。总之,地区之间的差异使化妆品OEM 的发展很不平衡。
二是差异化的问题。
很多OEM工厂参差不齐,实力不强,生产设备、人员素质、管理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。有的工厂取得了ISO9000 标准的认证,实行GMP 管理,非常规范。有的工厂设备简陋,人才匮乏,甚至没有科研人员,不能研制配方,仅靠外援或者购买配方生产,后续技术支持跟不上。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方面,普遍存在着营销意识强质量意识弱的问题。产品的外观、香气等理化指标,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,没有变质发霉等现象,而实际功效却达不到宣称的效果。比如,产品配方中的活性成分,由于活性成分添加与否很难观察或感觉到,其功效的发挥是个漫长渐进的过程,而仪器检测成本较高,一般工厂难以承受,因此,有的化妆品OEM 工厂钻空,以降低成本。据报道,国外代工费用大约每公斤一两百美元,质量有保证,活性物可以完全检测并真正发挥作用,信誉较好,而国内的工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。
三是同质化的问题。
化妆品OEM 工厂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客户和各种各样的需求,一般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产品配方来储备,而研发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。繁重的研发任务和低档次的客户需求,导致研发人员难以创新和提高,更谈不上对基础研究的探索和应用,仅仅是在现有水平上,对不同原料的配比调换后,将大同小异的产品配方,应用给接二连三的客户,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加剧。另外,委托加工的企业大部分来自流通领域中的代理商、经销商,以中小企业居多,这些企业虽有成功的市场渠道和运作模式,但也不敢贸然投入,一般的生产量只要几百公斤甚至几十公斤,许多企业在初试市场锋芒后便消声匿迹,导致生产工厂为保证自身利益,不愿投资研发,形成了不良循环。